咖啡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咖啡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消费者和服装厂与丝绸渐行渐远-【资讯】

发布时间:2021-09-03 14:19:29 阅读: 来源:咖啡机厂家

近10年来,我国蚕丝在纤维中的占比逐年下降,已由原先的1.8/1000降到1/1000。同时,蚕丝纤维的价格却攀升为其他纤维均价的10倍。这意味着蚕丝在纤维竞争中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丧失,消费者和服装厂与丝绸渐行渐远。在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看来,当今流行快时尚,在优衣库、H&M这些品牌中,丝绸能分得的“羹”很少,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原料端的高成本。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湖州市农业局研究员、首席蚕桑专家楼黎静。在她看来,目前阻碍丝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料生产落后,原料质量退化。桑蚕产业链中农业、工业、外贸脱节,蚕茧加工企业没有与农民真正对接,蚕桑产业的组织化、规模化无法推进;此外,一些丝绸企业没有建设全产业链经营模式,制约了茧丝绸优势的发挥。前道生产环节的短板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。

蚕茧产量每年跌10%~15%

2015年1~12月,据国家统计局对404家规模以上缫丝绢纺企业统计,丝产量17.21万吨,同比增长4.66%。在全国16个丝产地中,除了贵州、陕西、广东、广西等9个省区丝产量同比增长外,河南、辽宁、山东等7个省区丝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,特别是河南省的丝产量降幅达45.88%。

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安徽等知名的优质蚕茧基地,蚕茧产量每年都在以10%~15%的速度在缩减,西部的广西、四川、云南3个省份的蚕茧产量还在保持或是增加。东桑西移数量是移过去了,但人才、技术、质量、信息、市场尚未移过去,这成为我国桑蚕丝绸产业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以浙江湖州为例,湖州坯绸产量占全国坯绸总产量的30%、世界坯绸总产量的1/4。近年,湖州平均每年出口的坯绸约1.5亿米~2亿米,但附加值不高。浙江的蚕桑生产也在萎缩:桑园面积从1994年的152万亩降至2014年的86万亩,减少43%;蚕茧产量从1992年的14万吨降到2014年的4.7万吨,减少66%,退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。

养蚕和缫丝效率低下

当前,我国优质原料茧缺少,像浙江只有千岛湖淳安的少量原料茧可以使用,其他原料茧都要到云南、四川去远道订购,成本很高,浙江的蚕茧原料量减质退。因此,丝绸业要转型,原料改善刻不容缓。

目前,我国的蚕茧原料还在依靠千家万户的蚕农散养,没有形成产业化、规模化、专业化、机械化,加上产能过剩,收购秩序混乱,质量严重衰退。即便是有一些蚕农合作社,也是集中加工、集中销售而已,在品种改良、品质提升、科学养蚕、降本增效等方面,几十年来进展不明显,有些地区的状况是不进反退。近年来,农业成本剧增,刚性推涨原料价格,缫丝产能又相对过剩,对原料质次价高的现象一味容忍,这样的结果使得一产、二产都在受伤:农户嫌蚕茧质量越来越差,无利可图,对产业更加缺乏信心。

由于种桑养蚕成本逐年提高,蚕业科技配套不足,投入产出不如其他经济作物,造成东部弃桑严重,西部看天“吃饭”,蚕茧产业化进程滞后,粗放种养、疏于管理,质量责任主体缺失,原料退化严重。当前,全国65万吨蚕茧,能够缫制5A以上等级的原料实在不多。能够缫制国际品牌爱马仕用丝的蚕茧,全国不到5000吨。就优质生丝需要的蚕茧原料来说,我国机械化、精细化程度远不如日本、法国、巴西,连印度近年来也已在蚕茧质量的管理上赶了上来。我国缫丝企业现在的工人年均生产丝量才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80%,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相对粗放的农业和工业所致。

另外,“人工采叶、采茧费工费力,桑蚕生产机械化程度不足20%,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。”江苏省蚕种所副所长周成伟分析,与种植稻、麦相比,养蚕季节性强,设备利用率低,市场小,而研发投入多,激发不起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研发热情。

楼黎静认为,土地制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益,谁来种桑、谁来养蚕,才是最大的问题。“通过品种改良,新品种桑树的桑叶产量能达到2500公斤~3000公斤,接近原先的老品种桑树的两倍,关键还是农民的积极性怎么提高。”她建议,政府部门必须加大对历史经典产业的扶持力度,比如发展“订单农业”、对较大面积的生产基地进行政策补贴等,质量的规范,则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。

从原料基地抓起

楼黎静认为,要改善当前丝绸原料的现状,在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政府应支持国家级、省级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优质原料基地,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农民生产优质蚕茧,整体带动桑蚕种植,积极探索“品牌企业+原料基地”经营模式,鼓励蚕农增强种桑养蚕的积极性,遏制桑蚕产量快速下滑的形势。

针对当前原料量减质降的现状,不少丝绸企业开始重视前端原料质量的把控,纷纷采取措施,加强研发创新,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
2015年11月,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,在家门口建设产业化、规模化的优质原料基地。凌兰芳表示:“我们具体的产业路线是每个样板区流转不少于800亩的桑田种植新兴杂交桑,桑种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,机械化采喂,全天候三季种养,吨茧成本能比目前降低至少1/3。根据浙江省政府要求丝绸产业‘原料基地化’,积极推进蚕桑‘走出去’战略,着力推进浙江省内外优质丝绸原料基地建设的产业发展精神,将成功经验复制到有条件的西部省区,带动产业化养蚕。我们多次请教全国和浙江省的专家,认为此方案可行,是农科方面‘空间换地、机器换人’的创新实践。”

四川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建立“公司+共育户连农户”产业化经营机制,发展高标准蚕桑基地,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发展。四川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慧君说:“我们建立了覆盖到每一个养蚕农户的技术服务体系,让老百姓‘养得成、养得好’。通过探索和实践,建立公司与蚕农紧密连接的利益机制。一方面完全运用市场手段,推行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蚕茧仪评定价;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、技术指导和服务培训等途径,让蚕农真切感受到与天虹公司合作信得过、能放心,从而避免了蚕茧‘大战’,实现了100%的蚕茧收购率。”

鑫缘茧丝绸集团公司则通过土地流转,计划用3年~5年的时间建成400个蚕业农场,为探索建立规模化、标准化蚕桑基地提供了新的思路。鑫缘茧丝绸集团公司董事长储呈平介绍说:“我们发挥引领产业的作用,借助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政策东风,通过‘公司+科研院所+基地+农户’的产业化模式经营,在江苏海安县及广西河池市等地建立产业基地30多万亩,与产业基地内28万户蚕农和18家缫丝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利益关系,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条,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蚕农增收。”

凯喜雅国际股份公司总裁吴金根表示,丝绸业基础靠前端,所谓前端也就是蚕丝原料。通过选择优质蚕茧产区的合作者,共同打造产业化养蚕示范基地,以此来补足短板。

隧道专用防火涂料

7kw汽油发电机

洗车机设备厂家